2011年

倒叙(一)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每天到中午的时候,各大媒体网站和报纸就喜欢发布高考作文的题目,我早已不记得当年我高考时候的作文题目了,因为根本就不值得我去记住。只是想到了当时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讲的那些八股式写法,什么倒叙啊、插叙啊、平铺直叙啊,现在想想真觉得那个时候自己是被戕害了。从高中毕业开始写博客就不再把这些当成是写作文了,因为我不再局限于各种写法,我可以写任何我想写的东西。所以我想用倒叙的方式描述一下几天来所发生的故事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那可以从昨天晚上十一点开始说起,送完某国土局局长一家人后,还是觉得应该把丹丹姐也送回去,虽然丹丹姐说不需要,但我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起码的礼节还是要懂的。实际上这短短十多分钟的时间,我却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是一直以来自己很迷茫的东西。以前年轻的时候,喜欢跟人研究“气质”,当然了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没有什么气质的,因为又想起当年阿三说的那句话,“他长得太不闪亮了”。这是阿三对我的外形最最真实和诚恳的评价。后来长大了,毕业了,工作了,不再讨论“气质”问题,却渐渐发现“气场”同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东西,当然我也仍旧觉得自己试没有什么气场的。因为跟有气场的人比起来,真的是差了很多的感觉。经过一路的聊天,丹丹姐让我记住十个字,“坚定的信心,强烈的欲望”,她说她就是用这十个字在不断修炼自己的气场,虽然她对于这个很低调,但是我能看出来,她的气场是有的,而且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她还说让我多看看书,虽然我知道我不是一块看书的料,至少不是一块看课外书的料,因为实际上在看考试的书本时我还是比较强悍的。虽然这些道理自己很多都可以明白,但真正可以做到的却并不多,所以我想以后真的要多花时间去好好面对这十个字,真的要去好好修炼自己的气场,然后才能够真正让自己在任何人面前都能够应对自如,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能够游刃有余。

- 阅读剩余部分 -

冷静

      周六因为工作的事情跟家人发生了一些小争执,其实并不是不尊重父母的意见,也并不是不知道父母是为我好,但只是突然间发现一个夹在现实和理想中间的年轻人感觉到了内心些许的无力。正因为不知道真正应该听谁的,也不知道最后失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这一次我想好好为自己而做个选择,这与不孝无关,这也与现实无关,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无论到什么环境,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都有机会也有能力让别人肯定自己。读书到工作,这么多年来,父母也许真的是不太了解我的性格,尽管大人们都喜欢说我们就是小孩子,尽管我们也对这样的说法很排斥,但我们仍旧在想办法让自己更加成熟一些,想办法让自己所走的道路可以更加平坦一些,我们也知道会遇到磕磕绊绊,我们也依旧做好了重新站起来的心理准备,这到底有什么值得我再去犹豫的呢,放心大胆的朝着自己需要的那个方向去努力,冷静的思考每一个方向,每一个选择,那么多少年后我也不会后悔。
       周日凌晨没有看上欧冠决赛,稍微有点悲剧,当我起床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是凌晨四点了。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一个伪球迷多年后,还凭什么要求自己那么疯狂地对待所有的重大比赛呢?!对曼联的喜爱,在那个经典七号离开的时候,就早已魂飞魄散了;对于巴萨的喜爱,似乎从来就没有真正开始过,我只是欣赏那种打法,但我却从来不像一个巴萨球迷一样去关心巴萨的一切。渐渐远离足球的我,也渐渐发现,那并不是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了,也并不是唯一的追求了。原来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尝试。不知道巴萨的统治还能够持续多久,但很明显在这样的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球员,足以让任何一支球队胆寒。所以,无论谁夺冠,都感谢他们奉献出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 阅读剩余部分 -

7号

      体育新闻看得越来越少,也不知道最近又有哪些新的球星诞生,曼联老队长加里-内维尔告别赛在老特拉福德上演,这本不是什么特别大不了的事情,因为我对内维尔没任何印象。只是有了贝克汉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让我认真地看了看网易体育上的那几幅图。当再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再见到那件熟悉的球衣后面印着7和BECKHAM的时候,我似乎一下子也跟着感动了起来。再见到这一幕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因为太多的人和事让我们忘记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球员。虽然还依旧保留这那经典的动作,经典到可以用作adidas的广告图案,依旧还保留着那熟悉的号码和名字,依旧给球迷留着那份感动,只是容颜略显苍老了。那么多女球迷深深地爱着小贝,除了球踢得好以外,更关键的是因为人长得帅,对我而言, 完全是被那7号的气质所折服了。一晃过去好多年了,小贝年纪也大了,我也年纪大了。以前我们看足球的时候,都是看叔叔们踢球,后来成了看哥哥们踢球,后来我们长大了,成了我们看弟弟们踢球,再过几年,我们就成了叔叔,看着小屁孩门踢球了。时间过得真的很快,我也没了从前对足球的狂热,终于也还是没成为当初梦想的川大校队队员,所有关于足球的故事都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完结了,然后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上了班,挣钱养活自己,也很少去谈论关于球员和球星,球队和豪门的故事,因为那已经不再是关注点了。

- 阅读剩余部分 -

观字看人

       立夏两个星期左右,虽然之前也有艳阳高照和高温似火的短暂时间,最近又开始降温了,23度的天气,还是让人觉得穿个外套比较靠谱。总之这里的天气仍旧是几年前那种沉郁,也依旧是几年前那种昏暗。人们喜欢让自己的心情无缘无故的跟天气联系起来,说这叫忧郁,其实这叫放屁!干嘛没事给自己找这种托词呢,心情不好就不好,心情好就好,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今也没有多少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那么任何人都还是要受到外界的影响。闲得发慌的时候,会没事看看好友的签名,再者就是去看看朋友的微博,可真正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了又怎么样呢?恐怕在没发生什么意外的情况下,你大多会选择沉默或者随风而去,毕竟那只是他们的生活,毕竟那生活跟你没有多大的关系。回来时间久了,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突然间感觉到,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情可以打发时间,每天晚上的时间似乎也是过得最快的, 可以去逛街,可以去吃饭,可以去唱歌,也可以去看电影、看电视,洗澡睡觉。相比而言,周末的生活却显得越发无聊起来,就如同听了很多遍的音乐一样,终于有一天要厌恶,只是这种厌恶来得稍微早了点,稍微有点不知所措了。
      因为一个个人都变得独立起来,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了不同的生活,当你重新回到一个环境的时候,却发现很难真正再走进那些人的生活,其实后来想想,自己终究是要建立自己的圈子,只是如何界定这个圈子的问题了。我想好好思考自己每天,每周应该要做点什么,但当我想到的时候,也就开始不愿意去做这一切了,我被这样安逸的生活冲昏了头脑,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挽救无知和幼稚的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感性,也开始意识到找一个女友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不像以前那样冲动就可以很快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仍旧留有内心的一种矜持,因为突然间发现到了社会上, 形形色色的人总能给你很多形形色色的惊喜,你永远无法估计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会有什么故事,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也许这就是我想要过的生活吧。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算是一种逃避还是一种挑战,往往要从生活和工作两个方面来界定,所以我选择继续去探讨这个问题,这样就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这段时间来的成长和后退。

- 阅读剩余部分 -

城市的诱惑

       从我想写这篇文章开始到今天,算起来应该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就是想问问自己,也问问你们,究竟城市的诱惑在什么地方,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如此向往这样的生活,却又有些许逃避这样的生活。以前刚刚工作的时候,我觉得虽然很辛苦,但收入还是可以的,而且还能存下不少的钱,只是生活环境不高,生活质量也不高,因为并不在城市里,虽有抱怨,但也多少觉得钱这个东西还是可以抚平一些忧伤。后来到了城市里的时候,却要面临更加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收入的降低和支出的增加,这个是谁也不能逃避的问题。以前某浩说,谁让你还享受了城市的生活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呢,理应有这样的觉悟才是。其实我很清楚这些道理,只是当这些道理放在自己面前,并跟周围的人产生对比的时候,我才越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是说只有在野外工作,才能够获得高工资。以前的项目经理一个月可以有1w5到2w,那个时候想,一个月挣1w是什么感觉呢,虽然到现在也没达到那个高度,但现在却发现其实真的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国铁行业的项目经理是比较风光的,毕竟手里轻轻松松就握着几个亿投资的使用权。只是因为在那样的工作环境下,确实也会失去很多东西。先抛开这个使用权的问题来说,项目经理的工资也是相当高的, 可这样的工资只能算是在同行业里比较高,如果换到另一个行业,比如金融业,可能一个刚刚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在一个股份制银行里,就能拿到这样的工资收入。这样一想的话,岂不是项目经理显得很悲剧,工作了很多年才坐到这个位置,但是却要在不太好的环境下工作,虽然收入很高,但很明显生活质量不如一个金融业的高薪员工。他们虽然手里没有握着几个亿投资的使用权,但是却用自己的收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很惬意,很令人羡慕。只因为所进入的行业不同,并不与你当年读的什么大学,学的什么专业,都是浮云。而只与你进入什么行业,得到什么岗位,有多少能力可以拿来发挥。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