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过期的物品,褪色的感情

       昨天晚上到亲戚家去收拾09年大学毕业的时候留下的东西,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很多东西,也有很多东西应该再也找不回来了。
       看着行李箱里的球衣短裤,但却怎么也找不到上衣,心中有些许的遗憾和回味,但也不继续做无谓的挣扎,既然已经不再是学生,也无需像以前那样对足球如此狂热,留下那些已经褪色的照片就蛮好的,留下了这些已经泛黄的短裤倒是也可以接受。只是偶尔想起当年在球场上意气风发的样子,想起和队友一起探讨场上水平极差的装B之人,想起和队友一起看场边观球的美女,想起了以前很多的进球,原来一切都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看着储物箱里整齐的盒子,才突然间想起来以前那个喜欢收拾东西的自己,才突然间意识到,喜欢收拾东西是一个多好的习惯,因为我很容易的可以从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两张四六级成绩单,也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以前拍的集体照。看着那个时候稚嫩的脸庞,再看着现在的自己,才真的意识到,跟这些人分开也有一年半了,实际上真的是有些人短期内就不太容易见到了,因为回来,还有可能再见到那几个读研的同学,但实际上彼此都清楚,现在的感情已经俨然不是以前的感情了,彼此也明白,现在想要磨合的远比以前更多更困难。所以彼此只能是不断的在推诿和婉拒中度过一次次的休假,因为实际上渐渐会发现,这些就如同照片会泛黄褪色一样,感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 阅读剩余部分 -

新鲜的一切

       早上起床,可以看到几十米以外的高楼,也可以看到几米以内的青草绿树,可以从窗外的一切感觉到天气的暖寒,面朝高楼,打开电脑,轻松地写着日志。因为这就是简单的一天开始,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却让我感到很新鲜,因为明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事情。仔细回想昨天发生的很多事情,在其他人看来,也许应该是让人有些许触动的,但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只是觉得这就是平常生活本应该发生的事情,那么我就应该去享受这样的生活的乐趣,那才是真实的可以触及的生活。
       昨天去了一趟学校,虽然前几天也经常去,但昨天去的才真正是以前自己读书的地方。并没有任何怀念与感伤,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只是想去那里的场地上踢一次球,仅此而已,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没有任何情感的成分。后来,因为吃饭,要经过曾经熟悉的食堂、要经过曾经熟悉的宿舍楼,要经过曾经熟悉的那些商铺、要经过曾经熟悉的那些宣传栏,还有熟悉的诚信超市和地下铁。可我却没有感到似乎的怀念与感伤,这不同于以前大学同学们再回到学校的那种感觉,他们似乎都很怀念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写出很多赶上的文章来,但我却表现的异常平静。不知道是我自己变的淡定了还是变得冷漠了,对这里发生的一切,我却已不再努力去关心了。也许是因为曾经离校的方式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许是因为自己觉得现在所取得的一切还不足以让自己可以有这样的心情去怀念那故地和故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里我也想到了以前的很多人和很多事,也听到了很多人和很多事。实际上这些东西,居然让我有些触动,因为这些东西让我产生了很多对比的想法,人们常说人比人,气死人,这一点我承认,但是人如果没有对比和竞争,那么这个人也终究只能在这样的说法里安慰自己一辈子,那完全没什么意义。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从这些人的经历中学会点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新鲜的一切呢,因为在以前的工作环境中,我无法得到这些信息,也没法让自己了解周围人的真实生活,那么我就没办法告诉自己到底还有多少不足,那么我就只能在慢慢的发展中被别人抛在后面。

- 阅读剩余部分 -

和谐成灌

       我承认我不是故意要用这个词的,可这个标题确实最最合适了。这个故事是从05年开始讲起的,05年的时候读大学,也就是那个时候成都开始修地铁一号线,可以肯定的说,这个工科的外行人,一直在关注着地铁的发展,无论是线路走向、还是车站命名,无论是简单的技术标准,还是车辆的生产地,可以说我比常人知道的不少,09年的时候离开成都,10年的时候成都地铁一号线通车,当时在外地一直都关注着这个事,不过没坐上这首班车,多少还是有一些遗憾的。08年地震,地震之后,成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另一个政绩工程——成灌铁路,尽管参建单位在前期施工过程中赔了不少钱(实际上在后期索赔中还是把不少钱给捞了回来的),但仍旧还是给成都人创造了很多记录。成都也因此迈入了和谐号的时代,尽管只是CRH1,但仍旧给成都人留下了很多惊喜。至今仍旧记得在09年离开学校的时候成灌线沿线的桥墩还没有大规模展开桩基施工,而昨天却已经坐上了和谐号,用另一种方式到达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犀浦——一个曾经生活了四年的地方。
       和上次去学校一样,没有任何的感伤,只是感到犀浦这样简单的站台,曾经在萤幕上才见到的无砟轨道真的就在眼前了。完全找到了那种连通大城市和周边卫星城轨道交通的感觉,虽然没有日本那样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但仍旧还是让我颇为满意。不过比较悲剧的就是,如同当年论坛中提到的一样,犀浦站真的是出站不检票的,没想到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还是蛮大气的,想必那个帖子发布到现在应该有很久了,居然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些漏洞,不过咱也没有想继续往下一站坐了,毕竟目的地就是犀浦站了。另一个悲剧的地方就是,本来打算吃过饭从犀浦返回的,结果在售票厅买不到票,很不和谐的是,在大屏幕上明明显示有21张票的,售票的大姐愣是说,“谁让你看那个的,以我这里的为准!”顿时,我就被汗到了,要是以你的为准,那要这屏幕干啥用,成都铁路局还真是有钱没处花啊。当然除了悲剧,还是有喜剧的,因为是下午去买5点多的票,结果只有无座了,但意外发现所在车厢还是很空的,然后三个人就在未知的座位上,慢慢期盼着,赶快开车吧,直到开车,座位上也没有人来。哈哈,真是RP极佳啊!简单地跟朋友吃过饭后,就很悲剧的下雨了,最悲剧的是,这雨直接下了一晚上。回到住处的时候,雨却刚好减小了很多。但总的来说,这趟成灌和谐之旅,还是蛮和谐的。

- 阅读剩余部分 -

油菜花开

        故事继续讲到这里,已经在这个城市待了12天了,几乎每天都很新鲜,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每天都有可能要去不同的地方,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也许就是城市中的生活状态吧,偶尔也会去考虑原来的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是不是听上去比较好,其实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一个个人满足感问题。但总是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去取舍的,毕竟自己当初选择没有读研,那么就意味着我需要自己去找一条最终可以达到社会认同感的职业。也许这个过程有些艰辛,但我想多年以后,当自己达到目标的时候,一定会若有成就。
       早上又跟车到了绕城高速上,方向是从西边到东北边。很意外的看到了上跨绕城高速的红光大桥,标准的悬灌梁施工,最最关键的是,刚好看到了和谐号从桥上经过,这种感觉是久违了的。以前在重庆的时候,坐公交车曾经看到过头顶上的轻轨,去年坐火车路过武汉的时候,也看到了头顶上的武汉轻轨,这一次,是在成都,在绕城高速的路上看到了成灌快铁。一下子想起了很多日剧和动漫里的场景,虽然成都的轨道交通还没有发展到那种程度,但实际上这种发展趋势也是必然的,而且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成熟度的重要标准。对于轨道交通有特别情结的我来说,这种感觉更是十分深刻。没有太多的故事,只有很多的感悟。想用文字记录下自己这个时候的心情。

- 阅读剩余部分 -

很多人有很多条路

       上个月认识一个很有思想的女生,素质拓展的时候是在一个小队里,她是队长,很外向的一个人。曾经一起配合在实战军事演练中成功夺旗。后来听说她去喀什工作了,偶尔还会听到周围人聊起她,都评价这个女孩能力很强,同时亲和力也很强,适应环境和工作很快,所以都认为她在喀什会有很好的发展。其他的就不是很了解了,毕竟只能算是一面之交。但后来自己想想,感觉这个成都女孩还真的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做事情很干练,而且年纪轻轻的就愿意放弃成都这种大城市的安逸生活,跑到喀什那个听上去环境就不是很好的地方,虽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以她的能力也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但换做是我,我想我还真的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年纪轻轻的,确实不应该在以前那种地方荒废自己最青春的几年,并不是说不能吃苦,也不是说不应该吃苦,而是说那种工作条件和环境容易让人产生一些麻木的情绪,容易让人变得不求上进,这样我最年轻的几年也许就什么都没学到。这让我想到了一句歌词,“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谁都希望有高品质的生活,但我们似乎更应该看重这样生活的背后是否含有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否则,如果既没有高品质的生活,又没有高质量的学习环境,那么人生这最重要的几年,一定是个不小的悲剧,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十年后也一样是无所作为。
       这个月又认识一个比我大几岁的男生,以前在某传媒集团工作,在外人看来是很好的工作,又是国企,又体面。后来他跳到了一个小公司去做企划经理。其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都是这样的道理,到底是大企业好,还是小企业好,谁知道呢。这个东西关键是看自己的发展。昨天听到一点小故事,才知道这个人在以前的地方其实工作很积极,很努力,但国企的氛围大家都懂的,在外人看来,他在里面是被刷得团团转,为了长个工资打了一年的报告,才只涨了600块。我想如果换做是我,我也能够做出一个合适的选择了。到底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生活和工作,如果不能给我相应的报酬,那我也不愿意在一个地方长期待下去,这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