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喜欢找让人觉得有安全感的男人,无论是身体上的安全感还是物质上的安全感,这似乎都是很重要的一项考核标准,而往往这样的安全感究竟带来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大家都在寻找这种东西,所以就跟着就寻找了。不知道对男人而言,也有安全感的问题,但我想对男人而言,物质上的匮乏,一定会造成心理上一定波动。往往被大家热烈调侃的安全感问题,似乎就成了现实生活中最最现实的问题。

       回想读大学之前,我没有固定的零花钱,当然也不需要有固定的零花钱,因为我不怎么花钱,所以钱和物质对我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我只是觉得必须要买什么的时候,自然会跟父母开口。后来读大学了,很庆幸父母信任我的自制力,所以他们往往是一次性给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但即便是这样,相对于那些不从家里要一分钱的人来说,我仍旧是惭愧的。但那个时候我开始明白一些道理,就是手里的钱不够的时候,似乎做什么都会有拘束,很感谢父母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大学毕业那年,我开始走入社会,那个时候拿着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其实看上已经是读大学时每个月的生活费的五倍了,但毕竟那不是学校了,仍旧会觉得其实身上没有什么钱,还需要有更多的钱,自己才能放开手脚去做事情,甚至是放开手脚去辞职。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也真的是挺幼稚的,但终究还是逃避了那段艰难的日子,第二年我一个月有5000块了,我觉得那还是不错的,就觉得咬咬牙,我两个月就有一万,两个月就有一万,想想二十几年前,万元户还是多有面子的,当然了物价不能够同日而语,但慢慢的看到卡里的钱多了起来,有了几万块了,才发现,这个时候,其实自己稍微有点踏实了,没有那么焦虑和浮躁了,因为看到钱是在慢慢积累的,我就觉得原来工作和生活还是值得追求的。

       也许这是一种最最小市民的生活方式,最老土的理财方式,不过我终究觉得,钱这个东西,存了或者好好计划,不一定能有很多积蓄,但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期,如果不存或者不计划,那一定就没有积蓄。很庆幸自己多年来养成的相对节约的好习惯,我才能保证自己在买房子和装修的时候,不至于全部从家里要钱。只是多年后回想起来,到底那个时候是应该离开中铁还是应该留在中铁呢?不知道,也不想去回答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可以选择的路其实只有一条,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理论上讲也应该只找到一个方向。

      再后来,房子买了,留了一些钱装修,实际上自己心里大概盘算了,装修完,应该是连买家具的钱都没有了。倒不是说我有多苦逼,但确实自己现阶段的能力就只能达到这个水平了,什么是真正的努力,其实我在同龄人里不算是努力的,不然我本应该有更多的资本来调侃这个安全感的问题。回想起来,白手起家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自己在不断的奋斗过程中,还要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压力,还不能给自己的家人带来幸福,还要他们一起陪着自己过着看上去很苦闷的生活,到底是生活在强烈的刺激我,还是我在这样的生活中努力挣扎呢?我暂时没看到什么特别的方向。昨天转了5000块给表哥,卡里只有1000块,这是我持有存款的最低点,所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慌张,因为还要面对接下来的装修费用,还要面对房贷,即便是马上要发工资了,但我也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沦落到要等发工资的地步。不过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残酷性,人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人一旦跳出某个圈子,就要相应的付出一定的代价,正如当初离开山沟沟,那我就必须要付出失去资本积累的机会。

       无论怎么说,终究就是自己不够努力,不管是什么样的借口也好,理由也罢,那只是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去把一切都处理的很妥当,无论是装修还是日常生活,不过我想我还是在继续努力去改善现在的难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