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伤感,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学中文的人,到现在为止,还是不会写诗,也不会写歌,当然我甚至从来没有去考虑过这个问题,还记得读大学那年在火车上,一个老人家问我要去读什么专业,以后想做什么,我居然很不知廉耻的说出来我想当个作家,现在想想其实那个时候只是为了让自己读中文这个事情变得顺理成章而已。多年以后,我虽然曾经靠着这个专业找到一碗饭吃,也曾经靠着这一点文字功底,赢得了领导的信任,但自己终究没有走上这条路,其实也很清楚根本不是这块料。有的时候听歌,喜欢去看看词,也喜欢看看是谁写的,虽然经常对不上号,但是也知道,无论那是消遣还是技术,这都是让人愉悦的工具。只不过,跟我同样大的人,跟我一样专业的人,他们有的终究学会了写诗,也终究学会了用语言撩妹,我却并未因此而感到羡慕。因为我觉得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回望过去,我庆幸自己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就如当年张勇大哥所说的,不管你学什么,你把方法学到了,那这四年就够了。虽然有的时候显得有些不可一世,虽然有的时候自诩为意见领袖,但自己很清楚一点,至少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有了一个很好的判断,这得益于于自己这么多年来积累的方法和所观察到的每一个人。我学会去思考,学会去看到自己深度可及的本质,这样让自己可以少走弯路,让自己可以更清醒的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大事和小事。
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去想,自己这条路到底是不是走的对,到底有没有自己没考虑完整的地方,而是否真的有可以完美考虑的地方?就算自己觉得生活本应该这样,那又为什么自己现在过得这么惨淡。也许有的人比我的境遇还要差,也许他们也在跟我一样思考这些问题。虽然说人不要相,但我觉得那都是麻痹自己的方式,没有比较没有竞争怎么知道自己到底落后在地方,很多时候老师和长辈们教导我们的也许未必就正确。每个人有自己的道路,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是衡量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我想每个人自己内心都有一个。我只是觉得既然每条路都不会走的一帆风顺,既然要都要付出那么大的努力,那就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好好的去拼搏。
无论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茫然的面对,至少都要看看自己还有几斤几两重。也许有的人靠父母、靠朋友已经成了富一代,而也许自己都还在为每个月的房贷而操心;也许有的人在东部城市也可以如鱼得水,而自己在成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西部城市都还举步维艰,那么多的也许,都是自己看在眼里的。既然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也没有想过要回到曾经生活的地方,那就是跪着也好好把这条路走完,我不会相信这样的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无论是我还是我的家人都等不起。
有的时候看到那么多跟父母年龄相仿的人都已经开始每天旅游,进山消暑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是应该怪自己还是应该怪这个社会,父母说我已经尽力了,但我却很清楚,是因为自己这几年走了弯路,是因为自己当年没想清楚耽误了自己。因为毕竟有那么多跟我一样的人已经可以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像样的晚年生活,而他们有房子不住,而去窝在一个破旧的搭建房里。有的时候想想自己就像都市家庭伦理剧里的不孝子一样,就算父母不这么认为,我也觉得没什么差异。
成都连日来的大雨和为G20准备的蓝天终于出现了,不知道对孩子的咳嗽有没有改善。
以上,关于生活中遇到的想到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