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买手机记

       从05年开始用第一部诺基亚2300,后来换成诺基亚3110c,再后来是夏普GX29,然后是GX633,然后是GX663,全部都是清一色的低端机,到现在为止,好好活着的机器不多,基本上是这有点问题,那有点问题的,整个的过程中没用过一部智能机,也没有一部触屏的手机,只是很多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喜欢问我关于手机的问题,我也只能尽量解决。后来工作两年了,我终于还是想再换一部手机了,虽然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夸耀苹果的产品是多么多么好,但是我却不能买iPhone,真的是我舍不得,人们总说既然喜欢,那么就对自己好一点,买一个iPhone,不过我却放弃了,我还是觉得买个andriod机器就好了。

       仔细想想那个时候目标多么单纯,只是因为之前用的机器登QQ是一件非常悲剧的事情,其他的很多功能可能也都没有智能机那么夸张,那只是一个可以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的手机而已,仅仅是手机而已。我也用得乐在其中了,毕竟还是有了感情的嘛。因为有个姑娘每天上班的时候都用手机上QQ,所以我想我应该买个好一点的手机,这样我也可以用手机上QQ了。想起来的话,还真是目标很直接,很单纯,可笑!幼稚!无聊!

- 阅读剩余部分 -

破釜沉舟与后患无穷

       很多人喜欢做计划,也喜欢用计划来控制自己的生活,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自由,喜欢用变化来改变生活,给生活带来新鲜感。我是个一个喜欢做计划的人,我会习惯性的给自己留出后路,习惯性的想出后备方案。我不知道这个是好还是坏,今天跟朋友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不过没有得出什么结论。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同时一旦我走人,我还有三个选择,那么我就无时无刻不在暗示自己,要走,该走了,于是我就不知道我能够坚持多久,总是觉得还有后路,就可以大胆放弃现在的一切,尽管现在会欠着很多人情,但是我也不想让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我多希望有解决办法,只不过暂时没想到吧。现在能想到的只是之前在广西留下的种种阴影,只能是让所有的场景重新历历在目,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我也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所以我就在考虑,如果说这工作只是一份必须要做的,不做就没有后路的工作,我还会是这样的心态吗?也许不会了,因为两年前这样的感觉我已经体会过了,我告诉自己没有后路了,我必须要做,那么我就忍着一切必须要背负的东西去做了,然后似乎做得还蛮不错的,但如今再把我放到这个环境的时候,我却已经不能再有之前的激情了,因为我知道人不可能在同样的环境中做出同样的事情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愿意要应届毕业生的缘故吧,因为空白,好雕琢。而我却变得那么圆滑了,那么世故,那么自私了。这有错吗?这也没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 阅读剩余部分 -

像放弃保研一样放弃这次机会

       两年后,我再次经历了和两年前类似的东西,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很好的机会,但是我放弃。不是因为真的不好,也不是因为我不尊重父母,而是因为那真的不是我要走的路。我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去思考去与留的问题,也用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我希望他们理解我,我是个成年人了,我需要自己去做选择,自己去判断,而不要让他们有更多的困扰,父母必然要为孩子考虑,也必然希望孩子过得好,这一点我很清楚,只是只有自己更明白我要走什么路,只是我更明白什么才是适合我的,什么才是我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看似冠冕堂皇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安逸的工作环境,年轻的时候不应该就那样浪费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既然这里可以给人自由的感觉,那为什么不更加自由呢。我承认,我的成长经历是传统的,我的家庭教育也是传统的,我的生存环境也是传统的,但是我也可以很肯定的告诉自己,现在的生存方式才是我我多年来真正想要的,我可以用能力证明自己值钱,我也可以用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去融入工作,我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方式符合整个团体的发展路径,让大多数人都知道我的生存状态。

       所以尽管曾经一度妥协了,尽管一度也让父母担心了,但是我仍旧要做出一个自己认为对的判断,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继续让他们去选择,因为多年以后,如果再次发现错了,他们也会内疚,也会后悔,那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结果,毕竟路是自己要去走的,而不是一定要让他们来承受这一切,只是希望他们能够过得好就可以了,那么我也可以很开心了。

- 阅读剩余部分 -

好多事不是必须要抉择的

      早上项目经理又打电话给我了,我真的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应答他的话语了,他自始至终都是在为我考虑,我不知道公司到底是真想要留我,还是真的在假惺惺地做那一切事情,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劝我过去那边,依旧还是没有答应,不是我不想去,而是真的是那个公司伤到我了,只是我觉得这样对他听不公平的,为了自己工作的开展,想要找个合适的人,这要求也不过分,我也肯定公司可以给他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是公司却不愿意这么做,他能想到我,也许我有闪光的地方让他看到了,对于这样的赏识,我感到欣慰和高兴。这至少证明,我还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只不过我现在的一切,已经不需要我去做过多的选择,很多东西,经过一些简要的对比,我自己都能很清楚到底应该选择什么。然后我就继续现在的状态,也许有一天当我可以报答这个领导的时候,我愿意去做那些我可以做的事情,我暂且把这当成是一种忠诚吧。

       越发感觉原来我真的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家伙,上周跟大学同学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不免感到有一些悲凉,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居然除了课本就没看过什么课外书,想到这个,就觉得发笑,当年徐院长幸好没收我,收了我,就不知道他今天会是如何惨淡的下场了。然后我还是好好的做自己的工作,然后好好抽时间读书,而不是就知道在这里傻乎乎的写东西。那天翻了一下《乌合之众》,才真的感觉到,原来自己很久不看书了,才知道原来书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的东西,才知道原来每天写得这些东西都是多么的垃圾。以前人们说要看书,后来人们说要写东西,再后来,人们说又会看书,又会写东西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那么做智者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每天看上去很稳重,还是为了每天都显得很忧郁呢,还是为了每天都能解决很多问题,还是为了人生能够有点追求。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做这样的选择,更不想去做一个智者,那样挺累的。

- 阅读剩余部分 -

抛开

       度过这样一个星期,才意识到其实自己真的摆脱了以前那种状态,周六某剑貌似从江油回来了,打电话让我去交大玩。交大,那个很熟悉的地方,在我刚刚回到这里的时候,我习惯性的每到周末就过去玩,因为那里有以前认识的同学,因为回到这里的时候,跟新认识的人们还不熟悉,我承认是我的适应能力太弱了,每到一个地方真的就如同死过一次一样,我要话很多时间去解决自己对过往的割舍问题。而这一次似乎花费了尤为长的时间,其实那个时候每周到交大去玩的时候我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然了,现在不去交大,也许是因为不愿想起太多的事情,偌大的城市,可以在另一个角落好好的活着,而不必去在乎其他角落里发生的事情,他们过得好不好,他们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因为我不是,也不可能是整个环境的中心,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周五晚上,李姐拉着大家去唱歌,很开心地唱,很努力地吼,想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似乎一切都是正常情况下在周末晚上应该发生的事情嘛。后来,李姐要早点回家,就先走了,我送她下楼,打车,她一路上给我讲了很多东西,尽管很多东西我一直在逃避,不过我想我还是多少明白了一点点。当然了,也就是在那之后发现,原来生活里真的是有很多突发状况的,接到那个很久都未曾接到的电话,真的不知道应该是欣喜还是觉得尴尬,当然了,不管怎么样,电话仍旧是要接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需要很快感到红牌楼去把这个喝醉了、伤心的人安顿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是要去做这些,也许终究还没忘记吧,庆幸也并且奇怪的一点是,那天晚上那么醉的情况下,她为什么会想到给我打电话。不过这些都是一切的过往,一切的无缘无故了,我只是去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后出现了,我仍旧要去做。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