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这唯一的方式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轨迹,因为只有用blog才能产生真正的互动。但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丢掉自己拿尘封已久的日记本,因为那上面一样有我的生活,每次翻看那泛黄了的、扉页已经翻卷的纸张,就有一种想不出的成就感,原来自己已经记下这么多东西了。但是是不是人记下东西就一定能从中得到收获呢?我不肯定,因为我只是想要那段记录,不想要那段回忆,记录是中立的,回忆却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因为往往都发现自己的回忆那么灰暗,但是记录却依旧是那些简单的问题,绝不修饰的词藻,因为那只是记录,只要有文字堆砌就好,不需要交给谁检查,也不做任何分数的评判。
     笔和纸依旧是那最原始,最让人怀念的记录方式,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到了这个web2.0爆发的时代,我不得不学着敲击键盘。直到现在还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盲打的,直到现在还记得当年看某恒盲打是一种多么过瘾的感觉。但是这一切,我今天都拥有了。似乎来的太简单也太快了。然后我就不停地联系自己的打字速度,然后我就不停地用键盘写东西。每次听到键盘发出来的声音,就总是觉得那真的是一种享受,尽管这并不是在敲击代码,但是我依旧觉得我俨然一个键盘写手了。甚至用键盘敲打的时候要更有灵感,一切都源于那份清脆,一切都源于那个整天胡思乱想的脑子跟手指链接如此紧密。然后我就能写出那么多无聊的语言,不是敷衍,我想写出来值得人去阅读的东西,尽管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写手,尽管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自由撰稿人,但是我依旧在坚持记录,仅仅是记录而已,仅仅是在体验敲击键盘的快感。
-----------------------------------------------------------------------------------------------------------------------------------------------------------------------------------

    我这算是在记录流水账吗?似乎是吧,因为我想交流,如果真的写成学术文章,那么就真的没有交流的余地了。还记得初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第一次在作文中以交流的语气写作文,那个时候我知道,如果阅卷老师能看懂,一定会给高分,如果阅卷老师看不懂,那么必死无疑。庆幸的是,老师真的知道我是想跟她交流,最后意外的居然得了全年级最高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段经历。但是此后,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让那里的教育制度给戕害了,在考试面前,我再也写不出那些值得人仔细回味的东西,八股文的思想已经彻底贯彻进入我的心理。而进入大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再次找回了自己的那点imagination,只是没有那么强烈了~
-----------------------------------------------------------------------------------------------------------------------------------------------------------------------------------

    大学比较文学课上,老师说,李白式的浪漫主义跟欧式浪漫主义不一样,李白那种是随时想到,随时记下来的,欧式的却是要经过仔细加工的,只能说各有所长吧。有的时候,人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突然间想到一些很深奥的东西,而且那种思维一直引导自己朝着更加深入的地方去想,但是中途一般都被某种东西所打乱了。本来想晚上回来记下来,但是却发现根本回忆不起来了,这样想想,自己终究是向李白学习,每天带个小本子,想到什么就记下什么。可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文字,真的就能拿上台面吗?毕竟我们都不是李白啊~
    

    ……,这一天啊,我究竟在敷衍什么,我想写出来,又找不到核心,难道真的如自己所估计的那样,枯燥生活终究要让我榨干的,我终究会文思枯竭,我终究会有一天再也写不出那些值得我思考的文字。我到底是应该选择放弃还是继续在这里坚持下去呢?我开始忧郁了,那么可怕……

P.S. 广告:本站将于近期推出人物志,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