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年味是越来越淡的,我们这一代人忙忙碌碌的,一年到头似乎也没有找到个认同感,该没结婚的回家,结了婚的拖家带口的回家,每年都要面对拥挤的人群,无论你是开车回家,还是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都是一样的。今年不回家,突然间少了点什么,有的时候都略感自己是在犯贱哪。有大家、有小家,父母的家、自己的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区分,也不知道这样尴尬的状况还会持续多久,住在一起有矛盾,不住在一起也有矛盾,索性在自己的家里生活的时候也许还会自由一些,有了襁褓中的婴儿,所以不能到处乱窜,也许未必是一件坏事,虽然为人父母都很辛苦,但也仍旧乐此不疲,毕竟这也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成都今年绕城内禁止燃放烟花,其实对空气质量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利好消息,因为去年最严重的时候,轻轻松松就爆表了。另一方面,没有烟花的年,似乎过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今天早上一个同事问我是不是北方过年更有氛围一些,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想无论是北方的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对过年这个事情是很重视的,即便现在年轻人已经进化到了靠手机解决所有问题的阶段,但是他们仍旧没有轻易忘掉过年这个事情。反观这边,可能越发有些凄凉,不会有家家户户都贴对联的场景,而这样的场景,就算是在北方的高层住宅,也一定是不可忽略的一项工作。

有的时候想想,这样的过年,无关传统与非传统,因为并非传统就是封建,非传统也并非就是现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我来说,很多东西可以舍弃,而同样很多东西不能舍弃。我想,如果今年温度允许,我要让初生的孩子看到我贴对联,也要让她感受到过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而不是一出生就没有这样的概念,若干年之后,常年在成都生活下去,很多东西都会被悄悄遗忘。

那天跟妻子讨论到换一个城市的事情,其实这也并不是第一天就在说的事情,毕竟成都这个城市带来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很负面的, 看上去舒适的生活,却要用消耗生存价值来兑换,那这样的生活如果一开始我就知道,我必定不会选择。而对我的孩子来说,也许不在成都,在其他地方,也一样要面对严重的雾霾天气,但至少我希望她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夜晚看到星星,这样的要求真的不过分。并不紧张的工作环境,几年下来,终于还是把我拖累了很久,但好在我还算清醒,那我就还会继续努力去改变现在的工作状态,也为了有一天我和我的家人能够离开成都去生活和工作而做好准备。这是一个看上去比较遥远的事情,但人总得有梦想,万一真的实现了呢?!

以上,年味并不足的成都,似乎今年尤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