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东
一路向东,动车组上的环境还是依旧,成都局依旧用CRH1担当着全部的D字头列车任务。虽然有些不入流,但欧洲车型的安全性能还是让乘客相对放松一些,毕竟那些经常出事的车型基本上都是CRH2,并非歧视日本技术,但不得不承认,作为现代工业文明发源地的欧洲,特别是德意志,还是有很多领先日本的技术力量。
铁路作为大多数中国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时至今日,即便伴随着动车追尾和火车出轨,其市场的前景仍旧很广大。就像是当年成都发生公交车自燃的情况后,人们也并没有完全抵触公交车一样,毕竟一些片面的事故不能完全涵盖整个领域。作为火车行驶的重要配套设施,铁路成为一个无法逃避的争议话题。近年来,国家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对铁路的投资,从表面上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的内需增长,而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铁路里程,特别是高等级铁路里程的增加,大量的高架和隧道的出现,也给铁路施工、设计和监理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人们的惯性思维中知道这些企业都是靠铁路吃饭的人,稍微知道点的人还知道他们是超大型国企,再多懂一些的人就知道他们实际上内部管理挺那个什么的。尽管有各种正面或者负面的形象,但作为一个曾经在这些企业里待过的人来说,看着铁路沿线那一条条铁轨,看着那一座座在既有线旁边崛起的高架桥,看着那数量日益增多的隧道,我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这些铁路建设者们的。他们看似在国家垄断行业拿着高收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仍旧把自己最重要的几年青春献给了国家铁路建设事业。其他行业的人们在享受着铁路带来的方便的时候,似乎很少关注他们的存在,因为毕竟大家都是纳税人,自然一定有人来做这些,必定有人来享受这些。这就是社会运转的规律所在,我们习惯性的认为这些东西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同时,看不到的一切,那看似简单的隧道,看似见到的悬灌梁施工,看似简单的路基填筑,那都不是一天简简单单能够解决的,中间面对的各种困难,是我们所不能够预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