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堂的餐盘

      中午在机关食堂吃饭,看到那用了很多次的餐盘,多年来似乎都是这种形状,隐约想起了昨天晚上的聚会。又一个四年过去了,大家似乎都还好,不再像以前那样去讨论谁谁又长胖了,因为这个已经成为毕业之后不争的事实了。更多的开始讨论婚姻、孩子、房子和车子,似乎这些更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旋律。四年过后,大家不会希望再回到那个二食堂吃一顿饭,因为没有那种情结,那只是一个时期的一个概念而已,只是那一个时期的那一个概念养活了数个没什么钱的穷学生,说起来,用“穷”这个词还是有点过,至少大家不是那种有资本肆意挥霍的学生,所以仍旧会下课了老老实实的结伴到二食堂拿上餐盘吃顿饭,可能相比现在没那么好吃,不过一个个苦逼的学生也不会去讲究这些。

      由此想到静哥说当年他、晓彪和龙兄为了一盒八块钱的红河,东拼西凑,甚至跑到金玉他们斗地主的桌子上抽了八毛钱,才凑够。而现在大家工作了,虽然早已忘记那些陈年往事了,但我想静哥从包里掏出80一盒的软中华时,仍旧愿意戏谑的谈论一下当年的惨状。我想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惨状,才会有那帮无忧无虑的二逼们的大学生活。可能没有那么多销魂的女神,也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恋爱,更没有什么特别的兄弟之情,只是有那么简单的同甘共苦,我想这也会是属于我们特别的回忆。

阅读剩余部分 -

光阴碎片

       人每天要在心里憋下很多的话很多的事,憋久了就想好好释放,而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限度,就算是不释放也没什么。跟这个最有关联的就是自己的写作状态,以前什么事都憋不住,觉得不舒服或者舒服的都会认真的写下来,可能偶尔会有几个错字,现在感觉什么事都憋得住,就好像自己的心里有一个很大的宇宙一样,而即便有这么多的内容和信息量,也还是不能全部记录下来,并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心里没有空间,每天要去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一切关于家庭的、关于工作的、关于生计的,这些都让自己很头大,都很力不从心,而自己却没有什么能力去改变这些,并不清楚这样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只不过一直认真的告诉自己,要好好坚持下去,总会有变革的。可能不同于在和盛,似乎几年下来,都没什么变化,也许是自己不够努力,也许是公司不够努力,但没有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我尝试重新检验自己的努力程度,却发现没有留给自己这样的机会。我想如果当初把光阴撕成了碎片,那可能一片片纸屑就能把每一段时光慢慢的消散,只是这段光阴一直在连续着,一直在发散着,那自己就不得不把这样一个整体全部都灌输到内心的深处。

阅读剩余部分 -

你的经历沉淀了才让你觉得累了

      大人们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教育我们说,工作一定要找一个稳定的,收入有保证了,生活才有保证。但后来,大多数人都不能进进一个体面的国企或者做一个公务员。运气好的人进了不太体面的国企,比如中铁,话说回来,中铁相比一般的私企还是好很多的,只是常年的外派让人非常恼火。而这里面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是进了一般的小公司,他们可能在里面浑浑噩噩,也可能在里面拼命努力,对于从这里面走出来的人,我是持敬佩态度的,因为要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断沉淀自己,改变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只有一小部分是能够成功的进入公务员序列,而且我说的是有编制的序列,他们想要得到的并不是短期的高额财富积累,也许只是要完成自己或者家人的一个心愿,求得一份稳定和踏实。而当我也在努力朝着这个圈子迈进的时候,却发现很多问题并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一如老辈子的观点一样,私企一定是看能力的,有能力你就上,所以私企就没那么有保障,国企肯定是要靠关系的,有没有能力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关系。而他们却很少谈论政府序列,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了解的少,另一方面是政府序列的口碑确实是不怎么样,所以一概的观点就是比国企还要黑。这点,至少我正在慢慢的印证,也从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发现了很多的端倪,至于后面的发展,其实自己也已经心中有数了。说到底,正如郑哥所说,在这里你没有编制可以拼点命,年轻无所谓,哪一天如果有幸得到编制了,那你就可以稍微减轻一点自己的工作量了,如果至死也不可能得到编制,那就还是在一年内尽早打算,无编制的政府序列只是在消磨你的意志,而沉淀你的圆滑。

      圆滑这个词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以前觉得在国企的时候,大家就很圆滑,但过了很多年之后却发现原来里面还真的有一些过了这么久都还可以称兄道弟的人,至少那个时候年轻的一代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到了私企,以为可以靠能力吃饭了,却发现自己的能力变得无比弱小,真的是没有吗?我倒是可以肯定,绝对是有能力的。但似乎总不能被人发现,无论是埋没还是怎么样,说到底,一定是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努力,慢慢的积攒起了并不踏实的工作态度,加之企业本身的发展策略自己并不认同,所以不得不选择离开。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过了这么久,几种环境也都算体验过了,但却隐约感觉到,仍旧是企业更适合我,而何种企业呢?其实无所谓国企还是私企,只要企业体系够健全,那么能力就一定能发挥到最大化。

阅读剩余部分 -

这个午后阵雨来的有些迟

       下午三点多的样子,群里的网友说市中心下雨了,想想好在这里不算市中心,不然又免不了一阵瓢泼大雨,当然了,可能在未来的两三个小时内,积雨云也会飘到城南,最近几年成都的雨越来越有意思了,都是一片一片的,也许这个区域在下瓢泼大雨,而另一个区域却是太阳当头。气候的变化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但至少这些让人类深深的感受到了跟以往的不同。不同于热带雨林区午后暴雨,他们总是经历着清晨的眼光和傍晚的火烧云,然后必然中午要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暴雨。到底洗刷的一天的尘埃还是城市里人心的浮躁,更或是尘嚣的残妆。多年以后,可能我们都还没有真正去过热带雨林区,而以上的所有描述也都是基于当年那地理课本上的说法,至于教科书所带给我的东西,我想唯一只有地理是相对客观的了吧。当然了,那个时候并没有很重视钓鱼岛,相对于现在而言,我想还算是一些小小的进步了。其他的教科书,恐怕只有这一代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到底这算是人生的指引还是一种戕害了。

       按道理说,天有不测风云,至于一场雨什么时候下,什么时候停,就算是有很先进的天气预报,即便已经习惯了看雅虎的天气预报,即便更加相信美国的卫星要比风云一二三号更强,但天气终究要走在人们的预报之前。好在午后阵雨降临时,我正躲在一个写字楼里默默的上班,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小人物,写字楼里的窗户离我的桌子很远,所以几乎感受不到外面到底有没有雨声。只是在偶尔出去呼吸一下空气的时候,会感觉到雨的存在。成都已经连着下了快一个星期的雨了,四川省境内多个地市也是被这场雨光临了很久,那么意味着一场不容忽视的内涝又会在很多地方降临了。而对于我们来说,没经历过内涝,却也几乎算是经历过了洪水的,这些天灾人祸带给大家的不仅仅只是去反思大家是不是哪里的大坝又没有修好,是不是哪里的生态环境又被破坏了,反思结束之后,一年又一年,一年之后,死掉的人还没成为新的好汉,而又会有新的人步他们的后尘。

阅读剩余部分 -

信仰年轻

      年轻,一个时下已经不再流行的词汇,习惯了用年代来代表一部分人群,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又或是年幼的,大家都会有一个专属的称号。渐渐到了80后尾巴的我们,心中那种迷茫越加的强烈了,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回过头来想想,当初大家铁了心的往央企里面钻,也铁了心的觉得一定可以坚持下来,到现在真正坚持下来的有多少呢?虽然某帆说,似乎现在就能看到30年后的样子,但那对很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归宿呢?某锴终于还是觉得在项目上是一件,并且是到现在位置最恼火的事情。尽管他很清楚项目和机关的区别,也很清楚这两条道路所要面临的抉择,但不管是毅然选择还是一时冲动,终究已经迈出这一步了,要么坚持往前走,要么就回过头来重新走一遍。到底当初喊了很多年的“年轻没有失败”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指引呢?到底是广告发挥了其特殊作用,卖出了大量的产品,还是真的成了那群懵懂年轻人的意见领袖呢?我已经没办法去重新求证这件事,我只是觉得时间在慢慢流逝的同时,我们也渐渐认识到,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很多让人觉得无可奈何的东西。

       正如那天在城南看到阿里巴巴的产业园,一下子就感慨,马云真的不是一个普通人类,他是真的要消耗几辈子的智力才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吗?回想高中时的那番雄心壮志,每年都看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因为那个时候觉得自己跟这些经济人物没有多大的差距,只要自己读了大学,好好努力就一定能够有这样的高度。现在想起来,真的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丑事。再后来,自己慢慢认识到,原来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同的是自己脑子里似乎装的东西要稍微多一些,尽管有些浆糊,但那些东西终究在那里的,不管有没有价值,自己一直都坚信有一天这些东西会发挥价值。正如当初跟某浩说的一样,也许我们20岁、30岁的时候都还碌碌无为,但我们跟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不管多大年纪,我们都不曾放弃自己心里面那个不甘做普通人的信念。也许现实非常残酷,也许我们跟很多人已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造成这些有自己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无论这个社会是否存在真正的公平,但我们终究要在这个时代走出自己的风格。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