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认同感
前记:一直想写这么一篇文章,并非生活随笔,而是一个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并非在折射什么,而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无论生活与否,思想与否,我都想真实记录自己内心在某一段时间的感觉,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所以一直都还记得两个人说的,一个人说,“如果你看的我的博客,会比我的朋友更了解我”,另一个人说,“如果这人无法在博客中展示真实的自己,那么现实生活中也请慎交”。看到这里,如果没有兴趣就直接绕道吧,朋友~
正如当年的上山下乡一样,正如当年的三线建设一样,正如当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一样,我想中国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本来应该是土生土长的人,然后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了很多年。然后多年后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已经改变了,无论是性格,还是语言,还是习惯,还是生活方式,都已经不再是故乡的那样,所以当他们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似乎已经无法融入故乡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个问题,他们整个的求学生涯是在另一个环境中度过的,但是周围的成长环境却不是真实的环境再现,多少都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出生在四川,但是却不会讲地道的四川话,生长在河北,但是口音里却没有任何河北的方言。父辈们是四川人,所以饮食习惯是南方式的,也就是说我几乎不吃面食,米就基本上算是我唯一的主食了,所以我读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在学校的食堂吃过饭,因为那里都是按照北方的饮食习惯来的。今天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也有人好奇多问一句,“从没见你吃过馒头,这不正常啊!”我倒是没多解释,因为解释也没什么意义,因为饮食习惯是无法改变的。正因为这样,当第一次离开河北去四川读大学的时候,就要面临一些尴尬。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开学的时候有老乡会,结果在饭桌上我发现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他们都在讲方言,但是我不会,所以之后我就尽量不跟他们打交道,也不会产生任何交集,因为我对河北缺少一点地域认同感。同样的,回到老家的时候,面对原来的亲友们,似乎也在谈吐中透露出一点陌生感,因为说着不地道的四川话的时候, 我显得很别扭。很想说普通话,可是又怕造成陌生,最终居然被他们认为我是个内向的孩子。
而最终因为这样的情况造成了我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哪里人,每次有人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就只能一笑而过,因为我也不好回答。如果我说我是河北人,我既长得不像北方人,也不会说北方的方言;如果说我是四川人,我又完全没法融入四川人的生活习性和语言习惯。几年前,母亲曾经告诉我说,如果我能把北方人的耿直和南方人的机灵相结合,那么我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会如鱼得水。只不过这样的状态,到现在为止,我似乎都还没有达到,当然也许永远都达不到,因为我内心依旧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因为在塑造性格最关键的时期,我是在北方度过的,我周围的环境也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我无法成为那种在生活中机灵的人,所以我只能说自己在尽量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种耿直我是无法丢失了的。因为似乎大多数北方人都是这样的,尽管我还流着南方人的血。
对于这样的地域认同感,我一直都无法找到,直到现在,工作了,无论是遇到河北人还是遇到四川人,我都是表现得一如既往地淡定,因为我觉得很多时候,我没必要非去攀这份老乡情,同时对方是否领情又是另一回事,所以不如好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好好靠自己去发掘,同时还能找到一些并非老乡的同道中人,也蛮不错,因为这些都是经过自己思考过的,总还是有一些把握。时间久了,自己就慢慢发现,无论是读大学的时候,还是现在工作,基本上都没有跟所谓的“老乡”有过多少交道,因为很多问题都是靠的自己,并不是自己不愿意找他们,而是自己确实感到有一些陌生,而是我确实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地域认同感,这样就让我很难融入那个圈子,既然自己没办法融入,那很多事情不如靠自己去解决,也许还会更加顺利。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我的意思了。但是必须强调一点,我并不是说我完全被孤立了,而是我确实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所以我就选择了远离,重新在圈子中寻找适合自己深交的人,这样自己的成长应该会更快。但是也不可否认,在这样两个地域中,我依旧能找到那些已经相处很久的挚友,我可以融入他们的生活,而无需去考虑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地域认同感。
无论我走到哪里,一定坚持乡音不改
@Exia, “只要你尽力了就行。你能过得好,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我父亲常这样对我说
@Louis Han, 可是我没有乡音啊~这是最囧的地方
@Rusaer, 嗯,谢谢你的忠告~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健康康的,无论有成就与否,终究还是父母的孩子~
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了,呵呵
我是北方的,上了大学,乡音还是没有改掉,哈哈,因为是在本地上的
没有了地域咱还有地球,没有了地球,不是说月球有水了吗,咱去月球喝水去。味道也许更营养
朋友不需要很多,但需要知心。
个人觉得老乡这个圈子还是很温暖的,毕竟多数中国人都有这份情结么。
@虾虾, 其实我压根就没有乡音,因为生活在一个更小的环境中,很难受到周围的影响~有的时候环境是很能影响人的感觉的
@Bob, 对,这个我很赞同,很庆幸我有那么几个知心的,我不需要去考虑什么认同感,只要彼此有话说就蛮不错的了~
可能是因为我出生和生长的特殊性造成的吧,老乡这个词似乎在我的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嘿嘿,那我就是那少数的国人了,缺少一点情结~
@小农夫, 呵呵,跳跃性思维很强的嘛~其实有的时候这个东西也是限制自己的一个东西,打破了也就没有了~
@QQ农场外挂, 差不多吧~要说忘我的话,应该还差点境界呢,嘿嘿
如果连博客都不做自己了,那活着也太累了,呵呵~~
@zenyhi, 这种人大有人在啊~我在生活中就遇到过,相当囧
我就认识一河北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他讲方言时傻了,因为他不会~~
@whitmine, 跟我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Exia, 其实河北也有方言啊
@不死鸟, 的确有啊,而且有些方言压根就听不懂,可是我压根就一句不会说~
跟哪里的人都有点共通话题也不错。
@一年的三月, 我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而努力,要是跟哪里人都有共同话题,那我真的就很强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