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也是在博弈
引子:
博弈:指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成为博弈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
——摘自全球最大的中文经管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E5%8D%9A%E5%BC%88%E8%AE%BA)

入职很久了,也经历了很多会议,大大小小的,每次会议都看似平淡,但却蕴含着很多道理。今天开会的时候对于会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回想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开开班会,偶尔辅导员或者导师找来开开会,其实都是例行一下公事,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工作之后的会议却有了很多特定的含义,比如免责,领导认为,如果内部召开了类似的会议对问题进行了说明或者解释,上下可以达成一致,那么当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或者检查的时候,可以通过纸质的会议即纪要文本进行免责。其次,就是责任划分,即在会议中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甚至明确到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并通过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当一方犯错误的时候,就需要追究相应的责任。第三,就是博弈~为什么这么说呢,众多的会议中,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会议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参会人员的博弈,他们习惯性的把事情当成皮球踢来踢去,明事理的领导会很容易从中看出问题,不明事理的领导就会无缘无故被牵着鼻子走,除了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外,还有一层关系就是部门之间的关系,而这层关系才是博弈的关键所在。
部门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很难沟通的,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懂得什么叫做协作,什么叫做沟通,所以都习惯性的认为只要把自己部门的事情做好了,那么领导就不会说什么了,而实际上有的时候就算是把自己部门的事情做好了,最后还是会出一些乱子,所以这些部门的领导也看到了这些问题。于是乎,他们习惯性的在工作中进行利益维护,而这种做法在会议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们会在会议明确责任的时候进行推诿,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说,根据你们部门的名字来分析,这个任务应该是你的,而不是我的;或者根据以前的经验,这个任务应该是你的,而不是我的;或者根据领导的安排,这个任务应该是你的,而不是我的。同时,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有一个领导同时也兼一个部门的负责人,那么这个部门就赚了,这个领导往往在总结会议责任划分的时候,会轻描淡写地带过本部门所要承担的责任,而相应的把一些责任划分给类似的部门,如果类似的部门负责人不及时提出来,那么这个责任就必然被记录在会议纪要中,那么当问题产生的时候,责任方就必然要站出一个背黑锅的了~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一种博弈,大家都在为了保全各自的利益在进行着语言上的游戏,习惯性的加入对会议说话时机的掌握,以求得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和方案。
P.S.好在我暂时不用承担这么多责任,而实际上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小青年,每次会议,我都会很认真,凡是提到我的责任,我都会认真记录,因为我怕自己会不小心被博弈掉,所以我很谨慎,就像当年上课一样。正因为我涉世未深,所以我也并不怕得罪谁,只要我认为这件事不应该是我做,那么我就会理直气壮地提出来,在其位,谋其事~
每周至少一会..
都是我写会议纪要..
虽然逃回去了,不过总有一天还是要面对的,既然留在学校,那就多提高提高吧~会有好处的!
我这经常是一周好几会~大的小的,都有!
以前隔一天都要开早会的,相当囧~
部门之间已经习惯性的推卸责任了~
好在我身上的责任没那么大,所以我还不用参与其中,可能哪天我到了那个位置,我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呵呵 工作很忙啊~~
开会开会,国人永远有开不完的会,但开会貌似又没有做出什么真正的成果。悲哀
博主说的这些我还不太了解,学习了。国内似乎有开会的习惯,很多,但是效果却不太好。
你呆的地方很锻炼人啊。
确实是,很多时候开会都是在走过场~不知道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在这里刷心眼的人挺多的~反正都是在推卸责任!恨不得自己什么责任都不揽,还想要拿高工资~
殊不知,力量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啊
忙的时候很忙,闲的时候很闲~
开那么多会, 怪不得吃饭都变成饭桶了.
很多会都是拿来给大家消遣的~
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
开会开会,越开越会。
呵呵,很精辟的总结~
谁让我也是共产党的人呢~习惯开会吧
现在所在公司,我倒是蛮喜欢开会(周五)的,经过讨论很多疑问都能解决掉。周一的例会不太喜欢,都是工作任务下达方面的。
如果开会真的能够发挥作用,那其实是很好的,也是加强公司管理的重要方式,怕的就是很多时候会议成了一种鸡肋,能够做到的仅仅是走个过场,留个形式,这样就丝毫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