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也是在博弈

引子:
      博弈:指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成为博弈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
       ——摘自全球最大的中文经管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E5%8D%9A%E5%BC%88%E8%AE%BA

         入职很久了,也经历了很多会议,大大小小的,每次会议都看似平淡,但却蕴含着很多道理。今天开会的时候对于会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回想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开开班会,偶尔辅导员或者导师找来开开会,其实都是例行一下公事,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工作之后的会议却有了很多特定的含义,比如免责,领导认为,如果内部召开了类似的会议对问题进行了说明或者解释,上下可以达成一致,那么当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或者检查的时候,可以通过纸质的会议即纪要文本进行免责。其次,就是责任划分,即在会议中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甚至明确到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并通过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当一方犯错误的时候,就需要追究相应的责任。第三,就是博弈~为什么这么说呢,众多的会议中,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会议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参会人员的博弈,他们习惯性的把事情当成皮球踢来踢去,明事理的领导会很容易从中看出问题,不明事理的领导就会无缘无故被牵着鼻子走,除了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外,还有一层关系就是部门之间的关系,而这层关系才是博弈的关键所在。

阅读剩余部分 -

关于离别

写在从前的话~   

    关于离别,总是有很多话题,因为那牵扯到感情问题,人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就是因为人懂得珍惜感情。多少次回首,发现自己的回忆中似乎没有那么多内容,而仅仅是那几个至今还不存在离别关系的兄弟姐妹们能够继续在我的生活中给我很多支持。当最近一次回首的时候,才发觉,原来自己真的离开了,关于离别,我有那么多感伤与不安。感伤在于,这真的是那种各自远扬似的离别,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每个人都有会有自己的世界,也许若干年后,有些人不再记得你,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形同陌路,那个时候才真的感到有些寂寞了。不安在于,自己的内心依旧还存留着那份纯真的感情,虽然到了社会上还没有见到那么多丑恶的现象,但是也隐约感觉到了,大学那帮人真的是做什么事情都那么无心,彼此之间不再计较有什么得失,到了离别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彼此能够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庆幸的是,我们曾经努力去做了,同时也似乎最大限度做到了。暂时先把工作的问题放在一边,因为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但是似乎这段离别将成为我人生中永远不可或缺的内容。

阅读剩余部分 -

杂事

关于睡觉      
    中午吃了饭就早早上床睡觉去了,结果没想到,到了两点,根本就爬不起来,就像继续在床上躺着,后来逼不得已还是起来了,然后居然在办公室又睡了半个多小时,真是异常地囧啊~最近的精神状态一直不是很好,昨天还因为工作的事情跟父母闹了些不愉快,好在后来又打电话过去解释了一下,才把事情缓和了许多,越来越难以承受这样的精神压力,同事刚刚问我,整天这样,你真能承受啊?其实谁真的能承受啊,就差那么一点了,只是这层窗户纸还没捅破罢了。突然间想起《集结号》里的一句台词“头顶上飞枪子,裤裆里塞手榴弹,就是神仙也得尿裤子!”放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生活状态,正常人都会有些压抑的,只不过人家都挺过来了,我凭什么就挺不过来呢,丫的,我又不是傻子~还整天自命清高,写出一堆让人似懂非懂的东西,最后还把自己给整压抑了,总以为自己是个有想法的人,而实际上这样的人生活并不快乐,因为很多东西都让自己那种稍微缜密的思维方式给压制住了。
关于作文
       昨天偶然间翻到一篇毕业前某三写的文章,就越发感觉他的生存状态真是好的可以,整天都是笑嘻嘻的,每次听他说说话都是那种很扯淡的,但是每句话又都是很有道理的那种,写文章虽然也很扯淡,但是条理很清晰,让人看了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每每看过,都会令当年的生活清晰显现,原来这样的为文方式也一样能够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我这种每次一写就是一堆一堆、一坨一坨的,最后搞得人人看了都压抑,人人看了都不爽,真佩服过来看我的人,他们顶着如此大的压力看完,还要写出一点同样让人压抑的评论,可谓是精神可嘉,真不想让人来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来了,真是丫的悲剧~

阅读剩余部分 -

有些人……

      有些人一直在等一条短信,即便那条短信发来的时间是一个未知数,因为一句话能带来的不仅仅是问候,却能带来一份心安。
      有些人一直在等待一个头像的闪烁,即便那个头像一直是暗黑色的,因为看到那段闪烁,看到的就是一份激动。
      有些人一直在听一首歌,即便那首歌已经停了几十遍了,因为不断地重复,让人更能融入音乐的氛围,听到的不仅仅是是声音,更是情调。
      有些人一直在抱怨一种生活,即便自己都不得不选择继续生活,因为短期内无力改变现状,这样这些人就选择继续沉默,他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别人已经将他超越。
      有些人一直在坚持一个梦想,即便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梦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在不断的追逐中,他也一样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有些人一直在做着抉择,即便有可能选择错误的道路,因为实际上你永远都不知道另一条路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在既定道路上坚持走着,而当我们发现不可能坚持的时候就需要选择重新选择,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度过的~

积极生活的人没有世界末日

       人间四月,看似春意,寒气却依旧逼人,前段时间东北地区又飞雪了,全国很多地方也出现了春雪天气,不得不说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奇怪了,不知道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难道真的《2012》拍完了,地球上的大灾大难就更多了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也许以前我们很少关注这些,而当这个所谓的“世界末日”来临之前,我们就已经给这个下了定义了,无论是气候异常,还是地质灾害,都让我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不同,因为有太多的人在遭受着本不应该遭受的东西~
       西南干旱、青海地震,让我们承受的不仅仅是一次灾难的洗礼,更是一个民族的承载,我们无法面对这样的灾难带来的损失,因为我们太渺小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灾难来临的时候,尽自己的努力去救灾,去抢险,去捐助,去祈祷,而因为时空的关系,我甚至已经很少去了解相关的新闻。突然间回想起两年前的汶川地震,我算是半个经历过地震的人了,那个时候每天晚上睡在帐篷里,白天就在寝室里上网,而上网机会有80%的时间是在了解地震的相关信息,而现在呢,无论远方的干旱和地震如何,似乎对我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我像往常一样睡觉,像往常一样上班,单位组织了捐款,我当成是一种形式,因为这些仅仅是杯水车薪,仅仅是一番心意而已,因为那离我太遥远。刚离开学校的时候,偶尔听到四川余震的新闻,还会很关切的问候一下留在成都继续读研的同学,渐渐的,似乎每个人都已经习惯这样被关注后,也就不再去思考地震究竟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生活也在如往常一样继续,同学之间的离别并没有让地球停止自转,余震的影响也没有让生活就此停滞,因为那些影响太小了,人们已经不把这些当回事了,我们宁愿恢复正常的生活,也不愿意去把这些当成是生活的负担。

阅读剩余部分 -